毛囊炎和皮癣是两种常见的皮肤问题,虽症状表现有别,但都可能给患者带来瘙痒、疼痛、皮肤外观受损等困扰,影响日常生活与心理状态。掌握科学应对方法,对摆脱它们至关重要。
识别,辨症为先
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毛囊引发,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。初期,皮肤上会出现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,形似米粒大小,顶端迅速发展成小脓疱,周围伴有红晕。这些丘疹常成批出现,互不融合,脓疱破裂后会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排出,随后干燥结痂,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,但若炎症严重,可能小片状秃发斑。它好发于毛发密集部位,如头部、颈部、臀部及外阴等。
皮癣则多因真菌感染,依据感染真菌种类及部位不同,分为头癣、体癣、股癣、手癣、足癣等。头癣表现为头皮瘙痒、脱发,头皮上可见鳞屑斑片,严重时有脓疱、断发甚至秃发;体癣和股癣常在躯干、四肢或腹股沟等部位出现环形或多环形红斑,边缘隆起,有丘疹、水疱,中央逐渐消退,呈正常肤色或色素沉着;手癣和足癣以手掌、足底及指(趾)间皮肤损害为主,可出现水疱、脱屑、皲裂、糜烂,伴有不同程度瘙痒,足癣还可能因搔抓继发细菌感染,引发丹毒、蜂窝织炎等。
内外兼修,科学治疗
对症用药,打击
毛囊炎以抗菌消炎为主,症状较轻时,可外用抗生素药膏,如莫匹罗星软膏、夫西地酸乳膏等,直接涂抹于患处,抵制细菌生长繁殖。若炎症范围较大、症状严重,或反复发作,需口服抗生素,如头孢呋辛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,在医生指导下按疗程服用,确保清除病菌。
皮癣治疗核心是抗真菌,外用抗真菌药物是基础,如酮康唑乳膏、咪康唑乳膏、特比萘芬乳膏等,均匀涂抹于患处及周边正常皮肤,坚持使用数周,确保真菌清除。对于面积较大、顽固的皮癣,可口服抗真菌药物,如伊曲康唑胶囊、特比萘芬片等,但需注意监测肝功能,因其可能对肝脏有一定影响。
日常护理,细致入微
毛囊炎患者要重视皮肤清洁,选择温和、无刺激的洁面或沐浴产品,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。保持皮肤干爽,出汗后及时擦干,更换干净衣物,尤其是毛发浓密部位。避免搔抓、挤压皮损,防止细菌扩散,加重感染。饮食上,减少辛辣、油腻、高糖食物摄入,多吃新鲜蔬果,保持大便通畅,促进体内毒素排出。
皮癣患者需做好皮肤保湿,真菌感染常使皮肤屏障受损,导致干燥、脱屑,使用温和的保湿乳液可缓解症状,增强皮肤抵抗力。注意个人卫生,勤换洗衣物、鞋袜,衣物清洗后阳光暴晒消毒。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、浴巾、拖鞋等个人物品,防止交叉感染。若为足癣患者,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,保持足部通风干燥。
预防复发,健康常伴
毛囊炎和皮癣治愈后,都有复发风险。预防毛囊炎复发,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适度运动,增强身体免疫力。注意皮肤防护,避免外伤,因为皮肤破损后细菌易侵入引发感染。
预防皮癣复发,关键在于切断真菌传播途径。在公共场所,如游泳池、浴室等,尽量使用个人拖鞋、毛巾,避免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。家中宠物若感染真菌,应及时带其就医治疗,同时对宠物生活环境进行消毒,防止传染给家人。
毛囊炎和皮癣虽恼人,但只要我们准确识别、科学治疗、精心护理、积极预防,就能有效应对,让肌肤重归健康状态。